制造强国技术路线主推自选题
自《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装备产业高度聚焦,反响热烈。《中国制造2025》提出“三步走”战略,力争用第一个十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制造肩负重任,2015年堪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奋斗元年。
值得注意的是,路线图发布当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指出,路线图旨在引导广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审慎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利用自己掌握的金融手段,支持从事研发、生产和使用路线图中所列产品和技术的企业,引导市场资源向国家的战略重点有效聚集。
与此同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强调,路线图不是指令企业怎么做,而是指导性的、参考性的;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研究提出未来重点领域的技术方向、目标和重点,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让企业少走弯路;这也是政府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的重要措施。
路线图不同以往之处跃然于目,让企业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换句话说,路线图给出了一套不定项选择题,而不再是过往的命题式作文,这种转变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实效性举措。
当然,技术进步是必选题。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产业规模跃居世界前列,核电、燃气轮机、特高压输变电、天然气长输管道等重点领域的关键设备自主化取得重大突破,一批优势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然而,产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那么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则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但同时,技术路线又是多选题。装备制造业曾经经历“黄金十年”的美好,如今面临“三期叠加”的苦闷,归根结底,产业刺激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政策红利和现实成效,也顺带着同质竞争、产能结构性过剩等深层次矛盾。如“唯一的首台套”、“闲置的首台套”问题,在政府指令性的撮合下,拿到准生证,但二台套、三台套却难以顺产;即使是千呵万护出来的首台套,投产后有不少也只能做备用设备,遗憾地充当“备胎”。
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政策要出力不出工,让市场做裁判,企业做裁缝。下一步,路线图更要考虑市场和技术的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将发展趋势、目标、重点、应用示范、战略支撑与保障等最新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制造强国大幕已经拉开,不再有指令性的“赶鸭子上架”,也不出现政策性的“牵绳子放羊”,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真正主体,让政策成为服务的真正主体,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决策和实施主体,中国制造势必完成第一个十年目标。